6+1留学服务模式

低龄留学:何处安放被阻隔的亲情

美国留学云-出国资讯-2012年09月22日 14:31

同事刘女士也是“送子留学”大军中的一员。儿子在青春期逆反强烈,初中有一段时间不好好学习,中考失利,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觉得在那样的高中读着“没意思”,干脆趁早出国,所以在高一下学期就办好手续去了澳大利亚。

  圣诞节前夜。已到午夜时分,本以为机场也该像喧嚣了一天的都市一样归于静寂了,然而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此时,在首都机场“国际到达”大厅内已逐渐聚起了一二百人,出口前的围栏前挤了里外几层。也有淡定的,站在不远处正在聊着什么,主题自然离不开接机的对象:在国外留学的孩子。此时大家从各处聚到此,就是为了接从美国飞来的一个航班,那上面有这些家长朝思暮想了多时的孩子。

  当乘客出口的大门由闭而开,乘机人拖着行李陆续走出时,接机的人群纷纷探身、睁大眼睛踮起脚尖向里搜寻的场面,真是让人读懂得了什么叫“翘首以待”。

  “儿子——!”随着一位妈妈高亢的喊声,众人的目光暂时聚焦到一个正不急不慌慢步踱出的男孩儿身上,只见这位妈妈和身旁的几位亲戚一齐涌向小主角,抚摸着孩子显然许久没有修理过的头发,又是搂又是抱的。接下来,这样的场景不停地再现,高声呼唤交织在一起时,变成了一片嘈杂。

  “这架飞机上恨不得全是中国留学生了,多小的都有!”随机而来的女儿这样对我说。

  此情此景在我的眼前久久挥之不去,感慨的同时又有几分释然。按照常理,出国去读博士、硕士的学生早已成年,而让家长揪心揪肺惦记的,必定都是年龄尚小的孩子。

  内心藏满了太多内容的小“闷葫芦”

  “孩子好像和我们很生分。平时在国外时打电话就是报个平安,他连QQ都不愿意上,总是带着点儿不耐烦地跟我们说‘挺好的挺好的’,然后就想快点结束谈话,其实他也并不一定有多忙。我觉得这就是离开父母的时间长了,之间没什么可说的那种感觉,儿子跟我们的联系就像应付一个差事一样。”

  同事刘女士也是“送子留学”大军中的一员。儿子在青春期逆反强烈,初中有一段时间不好好学习,中考失利,没有进入理想的学校。无论家长还是孩子,都觉得在那样的高中读着“没意思”,干脆趁早出国,所以在高一下学期就办好手续去了澳大利亚。

  4年过去了,今天的儿子虽然已进了大学,但人好像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懂事,总让家长有几分的失望兼担忧:“他就那么自顾自地生活,也会向我们汇报近况,但显得比较冷漠;也有朋友,却好像没有至交,心里总不那么敞亮。”刘女士分析说,“这孩子小时候挺开朗的,现在好像成了‘套中人’!其实我最担心的是孩子的情感无处附着,总这么憋着、压抑着、性格都改变了。”

  “我今年17岁,原本应该在国内某个高中读高二,可前不久我却躲在异国他乡的宿舍里蒙头痛哭。当时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爸爸妈妈和以前的同学了,而新的老师和同学我也不想见。终于,我的状况让学校知道了,结果被学校劝回国休学。”

  这是一位原本优秀、阳光的广东小姑娘所写的心灵告白。15岁就出了国的她,开始时只是想家,后来是因为生活能力差,再后来是学业压力大,乃至最后出现精神恍惚。整个过程缺少监护人的支持系统,年纪尚幼的小女孩显得那么无助,最终因为适应不良而不得不选择“回家找妈妈”——放弃留学生活。

  应该说,远离父母、远离亲情,孩子的内心理应会产生强烈的与人分享或倾诉的欲望,把自己的孤寂、自己的不易、自己的依恋统统说与父母抑或是别人才是。

  可现实并非如此。不少小留学生选择了静默、包藏、“吞咽”,把话、把想法、把思绪都留在自己心里,“有什么事都不想跟家里说,因为他知道告诉了大人,你也帮不了他”。因此向家长汇报自己的近况只是件“例行公事”,做完了事。地域、距离的阻隔好像也形成了一道有形无形的“高墙”,横亘在这些孩子与父母之间,致使彼此竟无话、无真心话、无亲密话可交流了。为此,唯有做爹妈的很是感慨:“这孩子就像不是自己的一样了!”话里话外:陌生了!

  的确,就未成人的年龄,如果是在国内在家里,他们还处在父母的监护之下。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可以形成一个环状结构。但出了国、距离如此遥远,情况大不相同,日久天长,自然会造就出一个个内心藏满了太多内容的小“闷葫芦”。

  小留学生与留守儿童同样面临亲情缺失

  前不久,就“假期里最让自己难忘的事情”作了一次小调查和微访谈,结果很多留守孩子的回答是“跟父母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当下很多父母抱怨孩子生活条件如此优越还不懂得知足,却不了解物质的富足并不能填补孩子心灵的孤独。

  “爸妈平时忙着挣钱,小时候我就被送到农村的爷爷奶奶家里。表哥表姐都有父母在身边,而我却没有。虽然他们很疼我,但我总觉得那不是我的家。现在爸妈把我接回了城里,但我还是找不到家的感觉。爸妈还是很忙,家里的桌上永远有一堆零食和零花钱,可房子却空空荡荡……”这是一个先留守后流动的儿童在作文中袒露的心迹。

  眼下,越来越庞大的小留学生队伍与国内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在亲情缺失方面,似乎好有一比:不是很多家庭都有能力去陪读,而在国内的父母,再强烈的惦念与思恋,也难以越过千山万水,去呵护孩子稚嫩的心灵,所以这两类孩子正在面对着有同一类的困惑。虽然出现问题的孩子只是一部分,但问题本身却值得引起每一位准备送低龄孩子留学的家长关注。

  据某留学中介机构提供的数据,甚至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考虑把孩子在12岁左右送到海外,觉得唯有这样才能让孩子接受更系统、更完整的教育。虽然他们也有担心:“孩子这么小,一个人去陌生的环境生活,能适应吗?”但这些担心仅停留在浅表的层面。至于孩子心灵成长所该有的情感需要和心灵关照,考虑得还是不够。

  显然,小留生与留守儿童和父母之间同样存在着“心灵沟通陌生化”的倾向;同样面临需要独自了解、接受身边多元的生存障碍;同样处于亲情割离的弱势状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基本处于脱节。父母即便对于孩子的学习及成长再重视,但仍然缺乏可以操作的实际手段。

  诚然,在低龄留学生中,大部分孩子都能正常、顺利地度过适应期。适不适合较早出国留学,要看孩子是什么样的孩子,万不可盲目“跟风”。

  解析

  亲情“断链”内心多了一片空白

  低龄留学,孩子出现一些心理上的负面反映很正常。因为他们在增长了各方面才能的同时,缺失了部分的亲情;在见识了更多斑斓世界的同时,内心深处却多了一片空白地带。有的家长反映:“孩子还这么小,就跑那么老远,离开大人的呵护,缺少亲情的直接抚慰,和家长不疏远、自己不孤独不苦闷才怪呢!”

  低龄留学生只有“过五关斩六将”安然度过调适期,才能很好地融入到国外的学习、生活,而其中最关键的便是心理压力这一关。这种心理压力表面来自环境的变化,深层的原因其实是文化的冲击,有学者将之称为“文化休克”。

  未成年的他们在异域他乡会感到较强的孤独,语言和人际交流都会出现困难,容易焦虑和烦躁,有的会打电话向父母哭诉以泄内心积郁,也有更多的学生会停留在这个阶段久久无法走出来。严重者还会出现虚幻状态,需要接受住院治疗。

  小留学生常出现的文化困扰,还表现在交朋友和与老师互动等人际关系层面。像在美国,朋友间的关系相对独立,重视个人隐私,而华人则习惯依赖于朋友,这种差异性容易让小留学生感情受挫。

  在国内,老师被视为师长,到美国以后,因为远离父母,有的学生生活中遇到麻烦也习惯找老师帮忙。比如有位小留学生跟房东发生了矛盾,以为找老师就能解决。结果老师婉言拒绝,该学生又误会应该给老师送礼,结果让美国老师大为困惑。

  还有不少小留学生与同居一室的室友常常发生矛盾纠纷,其实也是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的差异使然,但却在年纪小小的他们心中造成了很大阴影。

  也有一些选择在当地家庭寄宿的低龄留学生同样遇到别样的不适:很多美国家庭晚上会有固定的家庭时间,一家人坐在一起聊天、相互沟通,而小留学生们往往难以融入,孤独感油然而生,最终与当地的文化、生活环境渐行渐远。

  另有一些孩子还没有学好祖国的语言与文化,却把中国孩子的问题或中国特色的问题原原本本地带到了留学的国度,这样一来,问题在国外更自由的环境里只能是进一步发酵和扩大,而全无改善的机会和可能。

  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会副会长指出,小留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有:初到外国,缺乏亲情;地域差异环境陌生,不能适应;语言问题;人际沟通,缺乏信任与安全;文化差异造成其精神、情感、价值观产生很大困惑。在这么多的问题中,最重要的是缺乏朋友、亲情、安全,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与解决,从而感到压抑。由于生活自立艰难,常会导致生活恐惧症。如果再加上语言能力差,孩子就很容易因孤独产生心理问题,对他们的成长一定会产生负面影响。

  哈佛医学院助理教授、麻省总医院精神科医师提醒家长: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能用钱解决,出国前一定要想明白,你到底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为此做好心理和文化上的准备。家长应该在选择学校时,就了解清楚是否有相应配套支持国际留学生心理、生活和文化的服务,同时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让他们从文化、生活和思维习惯上了解中西方的不同,不要彻底成为“空降部队”,落地儿后摸不着头绪。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家长有把孩子送出国去的打算,那么以下一系列问题应该先行解决:选择的初衷是什么,是为了让孩子躲开过于辛苦的中国教育,还是希望将孩子培养成国际化人才?作为家长,你仅仅是着眼于此时,还是为孩子做了完整而合理的人生规划?孩子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挑战他的心理适应能力,你能采取什么切实有效的措施给孩子充分的心理支持,避免因为适应不良而造成心理问题?如果孩子不适应海外的学习,你如何弥补这个选择的失误?如果这一系列问题都能找到答案,那么家长也就自然知道该不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送他出国了。

  更多美国留学资讯,请登陆美国大学网 http://www.liuxue360.com/us/

分享
  • 资深留学专家一对一申请

成功案例

名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