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申请季即将落下帷幕,但是2017年的申请季要开始啦!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2017年申请小伙伴们要follow哪些流程吧~
首先,对于出国的态度要坚定。我有很多朋友,录取通知书都到了,结果因为个人原因或者父母原因最终没能出国。一定要想明白为什么要出国?自己会更适应国内的教育还是国外的?因为出国而花费的那些父母的钱,真的是有必要以及是值得的吗?
想明白了这些,你们就不会因为一些变故而动摇,也不会因为选择了出国而错过了一些事情感到后悔。
其次,开始写个人简历。无论申请什么专业,简历都是必要的,推荐用LATEX软件写简历,因为看起来整齐大方(如果有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后台留言问我),当你开始一项项的填写简历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不足,比如成绩还不够高,比如差实习经历,科研经历,比如标准化成绩还不够高等等。剩下的时间就必须要做出相应的努力来弥补简历的不足。还有,需要尽快的找好写推荐信的老师,因为相比之下,美国学校会重视其他人(尤其是美国人)对你的评价。
到了七八月份,就需要开始查看学校,定一下自己想去和能去的学校。选学校一定要有档次,比如档就是top50,第二档60-80,第三档80-120这样。如果你是奔着非前50不上我无话可说,美国名列前茅的学校大多数为私立,学费昂贵并且相对较难毕业。申排名相对靠后一点的好处就是极有可能拿着全奖去上学,经济上独立一些。
建议商学院从九月份就开始递申请,因为好学校批截止是在十月初,不用太担心标准化成绩(gmat,toefl)不高,你可以后期跟学校随时更新你的标准化成绩就好了,一般越早申请,被录取的可能性越大。Besides,早知道结果也能够比别人抢先一步定宿舍,订机票。
工程类的学生们,即非商学院,建议12月底就把所有申请都递交了。因为递交了以后学校还需要查材料有没有邮寄齐全,如果没有还要补交,条件比较好的同学可以申请early decision,出结果快,但是相对要求会高。
补充一点,如果毕业想留美的话,一定看看所选学校在所在的城市里的就业率怎么样,看看你的未来同学们毕业了都在做什么,都去了哪里(推荐领英网站Linked In,里面会有学生的跟踪信息)。不要只注重综合排名除非你想毕业了直接回国,不过现在的状况是海归没有在国外的任何工作经验的话,跟同等国内学生相比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因为你错过了申请(工作)季不说,专业可能也不对口。一定要在美国争取到了一定年数的工作经验了再回国,会相对好找工作。
递交了申请以后,你还要做什么呢?你可以上学校官网看看你们专业的faculty list,看看上面有没有你中意的教授,然后发邮件跟他联系一下感情,比如讨论一下他发表的论文。及时查收学校发的邮件,因为后续学校可能会需要你注册学生账号什么的,有不懂的及时跟学校联系。
商学院的大概材料齐了两周后就能得到学校通知,工程学院大概要等到两三个月左右,这时候要做的就是耐心。Be patient。假如被学校录取了那么恭喜你(记得争取一下奖学金),假如被拒绝了也不要沮丧,因为毕竟还有其他的学校在等着你,假如被waiting list一定要跟学校argue一下,说自己十分想去,是自己的dream school等等,不要一听被waiting list了就感觉自己好像被拒绝了。
4月15号是大多数学校进行申请确认的日子,也就是说,在这一天结束之前,你必须要做一个选择学校的决定。那么,假如同时被好多学校录取了,该怎么选择呢?这件事我咨询了一下我的教授。Dr. Knisley, Dr. Joyner and Dr. Helfgott,他们给出的一致意见是,去给fund的学校,即给奖学金的学校,这不仅仅是因为会减轻经济负担,更是代表学校对你的重视(不过博士基本上都是带奖学金的)。如果不想去给奖的学校,那么就看看有没有你喜欢的教授的研究方向,因为无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还是博士,都是要做课题的。假如没有你喜欢的方向,那样在那一个学期将会很痛苦的研究你不喜欢的东西。然后看看课程安排,你喜不喜欢。最后看看这个学校的排名怎样。
其实在美国排名这个东西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重要,也跟你将来能不能进名企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美国更多的还是注重你的个人能力。无论在怎样的学校,老师都愿意把他们自己会的东西全掏出来交给你,教学质量差不到哪里去,区别只在老师的研究方向不同,术业有专攻,可能你喜欢的领域在一个排名很高的学校没有一个老师擅长,可能排名靠后的学校也有很厉害的老师,只是因为现在的学校离家近而不愿意选择去一个更好的大学教学。
选择好了学校以后,尽快的跟这个学校的学长学姐们联系(通过百度贴吧找群),然后选房子,买机票,定谁来接机,递交给学校成绩单学位证等等材料,问学校几号报到,办理I20以及签证等等。
最后就是踏上去新学校的路程啦!希望大家最后都能够去到心仪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