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留学服务模式
你的位置:美国留学云>资讯中心>新闻动态>院校新闻>文章详情

康涅狄格大学公立大学

University of Connectic
377世界排名64国内排名

康涅狄格大学最繁华道路命名"杨向中路"原因是这位华裔科学家!

美国留学云-院校新闻-2019年02月13日 10:34

他的去世使科学界失去了一位家畜育种方面的先驱、一位对克隆技术坚定的支持者、一位热情的国际主义者、一位十分勇敢的人。我们将深深地怀念他。”——英国克隆羊“多莉”之父维尔穆特(Ian Wilmut)

  他的去世使科学界失去了一位家畜育种方面的先驱、一位对克隆技术坚定的支持者、一位热情的国际主义者、一位十分勇敢的人。我们将深深地怀念他。”——英国克隆羊“多莉”之父维尔穆特(Ian Wilmut)

  这位被英国克隆羊“多莉”之父维尔穆特深深怀念的,是一位从河北走出的华裔科学家杨向中。而他的名字在近期被铭刻在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路牌上。

  美国一大学命名“杨向中路” 纪念从河北走出华裔科学家

  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董事会做出决定:将校内最为繁华的一条道路,命名为“杨向中路”(“Jerry Yang RD”,杨向中英文名字为“Jerry Yang”),以此纪念该校著名华裔科学家、“克隆牛之父”杨向中。11月17日上午,该校树起了“杨向中路”路牌。

  从河北农家院的“赤脚兽医”到国际生物学界的“克隆牛之父”

  杨向中,1959年7月出生在邯郸市魏县院堡乡连三家村一户普通农家,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1975年,高中毕业后在家务农,养过猪,当过“赤脚兽医”,做过公社秘书。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从魏县考取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现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大学毕业后,以全系第1名的成绩考取教育部出国研究生,1983年被美国康奈尔大学动物科学系录取,学习胚胎生物学;1990年获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96年加入康涅狄格大学,任动物科学系副教授和生物技术中心动物基因部主任,负责组建该校转基因动物实验室。

  1999年,杨向中和他的团队利用从一头13岁高龄母牛耳朵上取出的细胞,克隆出了小牛“艾米”,这是美国、也是人类历史上第1头克隆牛。此后,杨向中又利用体外长期培养后的公牛耳皮细胞克隆出6头牛犊,成活4头。2001年,杨向中的克隆牛通过自然繁殖,产下健康牛犊。2004年,杨向中二代克隆牛实验获得成功,这也是世界上大动物再克隆实验的首个成功案例。杨向中被国际生物学界誉为“克隆牛之父”。

  克隆界的“圆梦者”与对祖国满满的“赤子情怀”

  杨向中来美国多年,在海外硕果累累,但心一直向着中国,想着故乡的庄稼人。他现在每年都要回国几次,为国家的科技和农业发展出谋划策,尽自己的力量。早在康奈尔大学学习时,看到很多中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在适应美国生活和学习方面遇到很多问题,在科技方面更是困难重重,他发起成立了中国旅美农协会,增进大家的联系,主动为大家介绍研究课题,很多中国访问学者受到过他的帮助。意识到促进中国学者回国服务需要经费,他利用自己的影响,筹集了200万美元创建了“中国—康奈尔科研基金项目”,后更名为“中国桥基金会”(China Bridges International)。基金会成立十年,共接待了200多个中国科技代表团到美国访问,资助了200多位中国学生、学者赴美深造。


  杨向中和艾米。 资料图

  杨向中非常关注中国生物科学的发展。他看到世界一流科研杂志《自然》《科学》《细胞》等极少发表来自中国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杂志对中国学者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水平缺乏了解。他主动与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沟通,终于促成由《自然》杂志主编率领数位编辑在内的代表团访华。在杨向中的推动下,2003年12月,《自然》杂志推出了中文版《中国之声》特刊,介绍中国科研情况。2004年3月11日,《自然》杂志推出了中文版《中国之声》Ⅱ。两辑特刊将世界的目光引向崛起的中国科技。

  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读书时的杨向中(上中)。

  杨向中是一个从中国农村走出的科学家,他的心中有着浓重的故土情结。看到中国的奶牛业与美国有很大差距,他多次利用回国的机会同国家有关部门接洽,建议引进美国优质种牛,帮助农民致富,让百姓增收。2001年10月,他联同吴瑞、孔宪铎、萧镜如几位旅美专家共同提出了《善用海外资源,引进奶牛克隆等胚胎技术,加速中国奶牛产业之调整与发展,建立世界顶尖畜牧知识经济体》的建议书,建议被我国有关部门采纳。

  与杨向中有过多次接触,曾任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的翟振元评价杨向中:“他热爱祖国,始终把中国的事情作为自己心系的大事,关心产业的发展,用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帮助国家强起来是他的愿望。”

  笑对人生最大挑战与癌症抗争12年

  1997年,37岁的杨向中因为面部的一个肉瘤,到医院就诊,病理显示为腮腺癌,他平静地将结果告诉了家人。

  他与癌症搏斗了12年,每一次手术和手术之后的化疗放疗都痛苦无比。即使是在他被病魔折磨最痛苦的时刻,他仍旧将全部的精力放在事业上,放在祖国的生物科研发展上。2006年,杨向中联同数位国际知名专家向我国政府提出“尽快建立国际再生生物医学研究所”的建议,希望吸引国际顶尖克隆研究人才到中国研究合作,发展胚胎干细胞和治疗性克隆研究,以便中国在这个领域迎头赶上,甚至超越世界先进水平。

  2009年2月5日,在与病魔进行了长达12年的斗争后,杨向中在美国病逝,享年49岁。

  用“加法”生活

  一个掌握生命奥秘的科学家,今天却没能躲过癌症病魔的侵袭。杨向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也是个凡人,刚开始知道自己得了绝症的时候,天天失魂落魄的,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但对科学研究的执著迫使其重新振作起来。现在他仍然要定期做化疗,尽管身体极度虚弱,但意志并没有消沉。

  工作着是快乐的。这就是杨向中的生活态度。他说过,有人把人生看作“减法”,过一天就少一天,但他过的是“加法”,多活一天就赚一天。特别是身患癌症之后,多一天生命就多一份机会,就能多前进一步,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虽然他明知自己很可能等不到用自己的研究成果为自己治病的那一天了,但他却更加义无反顾,笑称自己工作不是为了“赚钱”,而是要“赚时间”。他说,他在和死神抢时间,“我希望在癌症打倒我之前实现这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随着克隆技术的发展完善,动物和人身体上有遗传特性的无数微小细胞将可以“克隆”成为用于修补、治疗自身的某个患病器官,有朝一日许多疑难病症可能因此有望治愈。有人赋诗称赞道:“天地为炉兮,阴阳为工!执牛耳而‘克隆’者,华人杨向中!”

  生命的密度——大家眼中的杨向中

  杨向中教授病逝后,致力于通过克隆方法产生干细胞的美国AdvancedCell Technology公司科学总裁RobertLanza博士说:“杨向中是伟大的科学家,是克隆技术的先驱。他为了造福世界推动科技进步奋斗到生命的最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在讣告中写道:“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杨向中教授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是新时代美籍华人的代表,而且在专业化、决断力、奉献精神、内在力量、个人诚信等方面也起到了楷模作用。”《科学时报》(2009-2-19 A1要闻)


  2007年1月17日,杨向中教授(右三)等参观中科院动物所新园区。

  中科院动物所祝诚研究员说:“杨向中教授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早架起中美科学家联系和合作桥梁的‘工程师’之一,他的学术成就、敬业精神和平易近人的作风,永远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和榜样。”中科院动物所陈大元研究员说:“杨向中教授是我们生殖生物学领域的学习榜样,也是我们中国科学家的骄傲,我们将永远怀念他。”

  《世界“克隆牛之父”———杨向中》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013年,由魏县退休干部杨伯芳整理编著的《世界“克隆牛之父”———杨向中》一书,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杨向中和杨伯芳同是北京农业大学毕业的学生,杨伯芳对杨向中比较了解,为了纪念杨向中,73岁的杨伯芳费尽两年心血写出此书。

  铭记在中美两国大地上的名字

  杨向中在克隆方面取得的成就,无疑使康涅狄格州大学在世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方面声名鹊起。据他的妻子,也是他的科研伙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再生生物学中心副主任田秀春介绍,杨向中去世后,学校一直在宣传他的事迹。康涅狄格大学新任校长Susan Herbst在听了杨向中的事迹后,一直不能忘怀,就在上个月,Susan Herbst校长向校董事会提议,将学校一条尚未命名的路命名为“杨向中路”(“Jerry Yang RD”)。


  杨向中的妻子田秀春在康州大学校内关于杨向中的宣传牌前伫立。

  据立思辰留学360了解,在他的家乡邯郸市魏县,为了纪念这位从乡间小路上走出的世界籍的科学家,2010年,魏县政府在院堡乡中心小学为他竖立了一座与真人等高的塑像,目前,杨向中故居修缮正在进行中。

(插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康涅狄格大学 人气118913

康涅狄格大学

学校类型:公立大学建校时间:1881

全球排名:377国内排名:64

地理位置:康涅狄格州学生人数:23000

院校地址:2131 Hillside Road, Unit 3088 Storrs, CT 06269

中文介绍:http://www.xueus.com/school/uconn/

学校简介:康涅狄格大学的主校区位于斯托斯(Storrs),占地4104英亩。大学下设13个学院,分别是:农业与自然资源学院、商学院、牙科学院、教育学院、工程学院、美术学院、法学院、人文与科学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药学院、农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更多

  • 资深留学专家一对一申请

成功案例

名校推荐